《省水小贴士:让节约用水成为生活习惯——幼儿园大班教案》
一、活动目标
1. 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,认识到节约用水的意义。
2. 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,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习惯。
3. 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,鼓励他们积极传播节水知识。
二、活动准备
1. 教学PPT,包含水资源现状图片、节水小妙招图片等。
2. 一个装满水的透明大容器,用来演示水的浪费现象。
3. 几个小盆子和水龙头,用于实际操作体验节水小妙招。
4. 一些常见的节水工具,如节水型水龙头、水桶等,展示给幼儿看。
5. 事先准备好一些小奖品,如贴纸、小卡片等,用于奖励积极参与的幼儿。
三、活动过程
(一)导入环节(5分钟)
1.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:“你们知道水从哪里来吗?水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呢?”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幼儿的好奇心,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。
2. 展示PPT中的水资源现状图片,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,如干旱地区的人们面临着缺水问题,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位在不断下降等。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图片讲述一些真实的故事,比如某个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现象,以此来加深幼儿的印象。
3. 提出问题:“既然水这么重要,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水资源呢?”这为接下来的节水小妙招环节做好铺垫。
(二)节水小妙招讲解(10分钟)
1. 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节水小妙招,并且用PPT展示出来。例如:
2. 在讲解每个妙招的时候,教师可以让幼儿重复一遍,加深记忆。同时,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尝试一下这些方法,看看是否真的有效。
3.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园环境的节水措施,如设置一个“节约用水”角,在里面放置一些关于节水的小道具,如水桶、水瓢等,供幼儿在课间休息时玩耍,潜移默化地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。
(三)实践活动(15分钟)
1.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,每组发放一个小盆子和水龙头,让他们亲自体验如何利用这些节水小妙招来节约用水。例如,可以让他们用盆子接住洗手时多余的水,然后用来浇花或者冲厕所。在这个过程中,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,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。
2. 实践结束后,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,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方法,并且说说这样做有哪些好处。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,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。
(四)总结与延伸(10分钟)
1. 教师再次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,指出这是每个人的责任,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。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,从自己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为保护水资源贡献一份力量。
2. 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实践今天学到的节水小妙招,并且告诉家人这些方法。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节水行动的影响范围,还能让更多的人都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。
3.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作业,让幼儿画一幅关于节约用水的画作,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。这既是对幼儿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,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意的机会。
四、活动评价
1.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,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节水小妙招,并且是否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。
2. 根据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,评估他们对节约用水的认识程度以及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 在进行实践活动时,一定要注意安全,避免发生意外事故。
2. 对于一些年龄较小或者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,教师需要耐心地解释和示范,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。
3. 在使用某些工具时,如水桶、水瓢等,要注意清洁卫生,防止交叉感染。